發布日期:2023-03-24發布者:浙江智林電力科技有限公司
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長期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事件(正文黑體字為《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》表述,下同)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進程中面臨的重要風險。為防范和化解氣候變化重大風險,高效統籌減緩與適應、發展與安全,根據《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》,結合四川實際,制定本方案。
當前面臨形勢
當前,全球正經歷以變暖為突出特征的氣候變化。四川省地處青藏高原向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,深受東南季風、西南季風、副熱帶高壓、青藏高壓、西伯利亞寒流等影響,地形、地貌、地質等環境復雜多樣,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,滑坡、山洪、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,又是人口大省、經濟大省,氣候變化脆弱性、暴露性較高,極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,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脆弱區和影響顯著區。
1961—2021年,四川省四季平均氣溫均呈升高趨勢,年平均氣溫升溫速率達0.18℃/10a,氣候呈顯著變暖趨勢,攀西地區升溫最為突出。受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,貢嘎山1966—2009年冰川持續退縮,冰川面積減少11.3%;若爾蓋濕地1980—2016年徑流量以每10年0.85億立方米的速率減少;四川盆地柑橘種植高適宜區呈向北遷移趨勢。氣候變化已經對全省生態安全、水安全、糧食安全、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根據預估,隨著未來氣候進一步變暖,相關影響和風險將進一步放大和疊加。
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,四川省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凸顯。高溫熱浪、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趨頻發,四川盆地、川西南遭受熱浪襲擊風險增大;現代冰川、高寒凍土消融加??;水旱災害、地質災害、森林草原火災、農林病蟲害致災危險性增大,自然災害更具突發性、異常性和不可預見性;部分物種將向高緯度、高海拔移動,川西高原物種數量將增加,自然帶譜向更高緯度、更高海拔緩慢遷移,典型生態環境加快演替,干擾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;若爾蓋濕地徑流量將減少,長江上游及各子流域年徑流量呈增加趨勢,水文水資源波動幅度增大,水安全保障挑戰更多;農業氣候資源分布格局逐步改變,農作物種植界限北移,生產不穩定性增加,威脅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安全;氣候變化也將使基礎設施服役環境惡化,城鎮、梯級水庫、交通線網、能源管網等基礎設施運行環境惡化;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和旅游可持續發展氣候脅迫增大;電力供應結構性問題突出,極端條件下保供壓力增大;可能產生更為廣泛的適合媒介生物及病原體孳生的環境,農牧民增收不確定性增多,居民健康風險增大。
面對日益凸顯的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,亟需統籌推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,二者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減緩與碳達峰碳中和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要求一致,是通過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較長時間的調整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增加碳匯,以穩定和降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,減緩氣候變化速率。適應指通過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風險識別與管理,采取調整措施,充分利用有利因素、防范不利因素,以減輕氣候變化產生的不利影響和潛在風險。
四川省在歷史發展進程中,已經發生的氣候風險不會消除,潛在的氣候風險仍在累積,甚至在實現碳中和后一定時期內仍將持續。因此,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,減輕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和潛在風險,防范氣候變化風險從自然生態系統向經濟社會系統的傳遞,具有現實必要性和迫切性。